0871-63623232
18008857716
自考《刑法学》之名词解释(5)
间接故意:
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,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。
具体的事实认识错误(具体的事实错误):
是指行为人认识的与实际发生的事实虽然不一致,但没有超出同一犯罪构成的范围,即行为人只是在某个犯罪构成的范围内发生了对事实的认识错误,因而也被称为同一犯罪构成内的错误。
抽象的事实认识错误(抽象的事实错误):
是指行为人所认识的与现实所发生的事实,分别属于不同的犯罪构成;或者说,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所发生的事实跨越了不同的犯罪构成,因而也被称为不同犯罪构成间的错误。
犯罪过失:
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,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状态。
疏忽大意的过失:
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,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,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。
过于自信的过失:
是指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,但轻信能够避免,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。
犯罪动机:
犯罪动机,是指刺激、促使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,它回答行为人基于何种心理原因实施犯罪行为。
地址: 昆明市五华区东风西路123号三合商利写字楼16楼 电话: 0871-63623232 18008857716
Copyright © 2023-2024 云南自考网 滇ICP备2022007886号-11
0871-63623232
18008857716
微信添加好友咨询